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九章这一枚,又是怎么回事 (第2/4页)
除了祈福求长生之外,赎罪也是这枚金简所承载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上内容,既有对情敌的忏悔,也有对子女的忏悔。 既有对丈夫的忏悔,也有对天下、对儒家学说的一种忏悔。 所有内心深处感到不安的事情,她都希望通过金简可以得到赦免。 金简制成后,胡道士专程选择在七月初七来到嵩山,在山顶做法事,代武则天向上天参拜赎罪。 武则天之所以选择“七夕节”这天向嵩山投山简,是因为民间称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 传说这天是牛郎织女跨过天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天上的星宿最灵验。 之后,胡超将金简抛在了嵩山的最高峰峻极峰上。 按照道士胡超的说法,武则天只要把写给嵩山山神和各路神仙的金简埋在嵩山后,就可以除去罪孽,同时得到上天的庇佑和保护。 武则天希望通过金简,进行忏悔。 她忏悔的具体内容,金简上并没有写。 不到百字的铭文写道:“大周圀(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段铭文的大意是说,大周国皇帝武曌,信奉道教真神,在中岳嵩山向天地诸神递上这枚金简,请求各位神仙除去武曌在人间的罪过。 铭文中的“三官”,是道家对天、地、水的尊称,而“九府”则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在投完金简的第四个年头,也就是公元705年,武则天离开了这个世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