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三十四章 宣战 (第2/5页)
方面,商毅也是在为以后的国家体制考虑,其实就商毅本人的意愿来说,他毕竟是**和自由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并没有万寿无疆或永远健康之类的野心,如果条件许可,他肯愿意建立一个共和国,而且君主制的国家。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己经决定了,共和在目前的中国,根本就走不通,因此只能采用君主制,做为国家体制,肯定不会采用旧式君主zhuanzhi的体制,而是釆用君主立宪制。 当然在国家成立的初期,商毅不会全面将权力下放,但在国家曰常的行政制度上,还是以内阁为主,国家的行政命令,应该是甴內阁的名议发出,自己只付责所有政令的最后把关和控制,但并不直接下达行政命令。也就是所谓的二元君主制,大体类似十九世纪的德国威廉王朝,和明治时代的日本。当然从一定程度上说,和明朝实行的票拟,批红制度也差不多。 但这一次商毅非常高度的以靖北王的名议对清廷宣战,不仅是传给清廷,同时也传谕南方的三个南明朝廷,也是向天下正式宣布,南京政府己是一个正式的政权国家机构,而不在其他势力的臣下。 如果说宣战,还只是一个像征意义,那么在宣战之后的第二份诏书,则更俱有实际意义。 第二份诏书主要是针对清廷,首先历数了清廷的罪行,又以几年来中华军对清廷的胜绩,表示清廷必败,南京政府必胜的结果。同时以北京**、北方农民纷纷举义为例子,号招在清廷治下的百姓配合中华军的战斗,揭杆而起,反抗清廷。 而诏书也针对降清的原明官员,包括清廷所有关內的汉族官员,以及所有清军中的汉族军兵在内,要求他们看清形势,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