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 (第3/5页)
的,要卖十几贯,而且大小也就够做个领子,要是整件都用貂皮做的大氅,价格起码是数百贯起。 “好······” 公舍里响起了村民们热烈的掌声,这个习惯是孙享福带给大家的。 等大家的兴奋劲过去之后,孙享福才细细的给大家讲了这趟卖鱼的经过,在得知了长安的黄鳝价格居然涨到七八十文一斤之后,村民们这才知道,自家地窖里屯着的,都是宝。 据孙大力报过来的数据,鱼塘里,拇指以上粗的黄鳝全部起塘完毕,一共有黄鳝二百三十七缸,大约两万多斤,有泥鳅,三百五十二缸,大约三万五六千斤,之所以泥鳅会比黄鳝多这么多,是因为泥鳅生长周期短,繁殖快。 如今这五六百缸鱼都下了村民的地窖存放,每天都会喂养查看,根据观测,基本没有什么安全问题,而三百多口塘里面,还留有许多黄鳝泥鳅的幼崽,这就可以留到明年春暖之后,继续喂养。 除了这些鱼,村里鱼笼子每天还都在捕捞,还会有不小的进账,而这次,孙享福买了大量的针线,可不全都是让村民们用来做衣服的,自制一些竹梭,那些麻线就可以做渔网,有了渔网,孙享福又可以制作其它的捕鱼工具了。 秋天鱼肥,有了撒网,捕捞起来更是丰富,七月份杨顺水就教会了所有村民游泳划船,现在只要再不断的更新捕捞技术,他就能在渔业这一块,一直保持领先状态。 接下来的日子,村民们又忙碌起来,在孙享福和聂三娘一起将取棉籽,制衣,等摸索出一个比较高效的套路教给大家后,所有村民织网的织网,做衣服的做衣服,后续等他们做熟了,自然会有更多的办法不断提升工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