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94节 圣人养猪 (第2/4页)
是个圣人?” 石田秀子喃喃道:“好像是这样。” 由石田秀子“无知无欲”四字,沈约倒是很容易联想到老子《道德经》说的几句话。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在老子看来,圣人之治的核心就是对所率领的人“虚心实腹,弱志强骨”。 是以老子又说——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后人常因老子的这段话有诸多讨论,有人觉得老子是个圣贤,自然对老子说的“使民无知无欲”有着高明的道德解释,攻击老子的人却因为这些话认为老子在玩什么愚民政策——你让老百姓处于无知状态、只信奉你统治者说的话,那不是愚民是什么? 可事实却是——老子只是揭露了圣人之治的实质罢了,老子对圣人也是不屑的,不然也不会在《道德经》中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些言论。 圣人之治也是一种统治,和国家机器同属一个层面而已。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当你开始强调所谓的孝慈、忠臣的时候,说明这社会已经大有问题。当你强调圣人之治,只能说明这世界已经虚伪的不像样子。 因此所谓的圣人之治,在老子眼中,和常规统治不过是五十步百步的区别。但在老子的眼中,能做到圣人之治,也算是难得可贵了,就如修行中,你做不到四禅八定,但能做到欲界定也不错了。 进步总比倒退要强。 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