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 (第6/7页)

试,乡试考官整天想着如何出题,都白了头发。

    经义题都到这地步了,你他妈还往死里考。

    林延潮听了萧良友支持倒是很意外,万历八年的进士,留在翰林院里的,只剩下他与萧良友了。

    二人平日关系很一般,彼此见面了称一声年兄,私下没什么往来。

    但是没料到这院议中,往日的'表面兄弟'萧良友,居然站出来支持自己。

    萧良友道:“诸位,我读书时擅以经义,后为翰林,兼读史籍,历朝典故,方知经为体,史为用,经史并读才是经世致用之道。”

    赵用贤道:“此言实急功近利,所谓的史料不过是说一段故事,记几个地名,几个人名罢了,何来经世致用的道理?”

    这时候一名庶吉士起身反对道:“赵翰长有所不知,学史不是为了记住几个地名,人名,而在于思辨,恰如学习经义,学而不用,则废,学史不思辨,不结合经义,用而不学,则……”

    赵用贤打断道:“方庶常,圣人说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非结合史籍而言。”

    林延潮看去这方庶常,就是庶吉士方丛哲,浙人。

    心学,事功学,气学各种思想都起于浙江,以及明末三大思想家都是浙江人,故而各省之中论学风开放,兼容并包首推浙江。

    往科举上说,浙江也是著名的死亡之组。连徐渭这样的大才都不能冲出乡试,走向会试。

    方丛哲不过小小庶吉士,也敢直言反对赵用贤,当然令他不满。

    “翰长,是学生孟让。”被斥责后,方丛哲没有再辩论。

    林延潮见此却道:“方庶常方才说学史在于思辨,吾深以为然。”

    方丛哲神色一动,垂头道:“学生谢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