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两百零六章 谈判交换 (第1/9页)
万历十九年三月。 申时行第二度上疏请求致仕,天子照旧不允。 然后申时行又第三度请求致仕,天子温旨挽留。 明朝官员辞官,基本上一疏两疏都是作个样子的。 身为二三品大员,你不辞官个几回,天子不挽留你个几疏,说出去都不好意思见人,外面的舆论也会以为你这人是官迷,没有不为三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 所以一般大臣官员辞官,天子挽留到前第三疏,而第三疏开始就是认真的。而申时行上到第三疏,也是已经表明了他坚决的辞官之愿了。 这一刻不说是林延潮等几个心腹,而朝野上下皆知申时行是真的要退了。 这边申时行铁了心的辞官,那边天子却是不肯。 三月正好是申时行一品九年考满,也就是申时行身为一品大员在朝满九年。 天子特加申时行为太傅兼官照旧,不仅给与申时行应得的诰命(追赠三代,夫人诰命)。 甚至还给申时行支伯爵俸禄的待遇,并令礼部荫申时行一子为尚宝司丞。 得知天子如此厚遇后,申时行照例推辞,天子也是照例不允。 无论如何说,这一刻都是申时行身为人臣的巅峰,天子给申时行待遇也是不错,申时行在位十年平稳地从张居正,张四维手里过渡,完成了相位的交接,尽管朝野对他屡有批评,说他是守位宰相,但至少没有大过。 而到了申时行正式决心辞官的一刻,天子给予申时行这等礼遇,可以知道天子对申时行的忌惮已经放下,怀念起申时行为宰相的这段日子觉得还是相对满意的,二人之间可以称得上君臣相得的一段佳话,于是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