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六五章 血战(下) (第4/6页)
,等察觉明军似乎有意识地放弃阵地后,各路鞑靼人马怕麻烦,见明军不再抵抗,干脆放弃逐段逐段战壕的夺取,而是直接用沙袋和原木填出一条道路来,又或者是用木板和梯子搭设桥梁,渡过堑壕。 但逼近城池下方后鞑靼人发现,即便只有眼前只有破败不堪的城墙,他们还是无法做到一击而下,因为鞑靼兵马只能从填平或者是由木板和梯子搭建的狭窄通道通过,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更类似于添油战术,很多时候前方兵马已经杀到城下,后续部队相隔还有一两里。 …… …… 土木堡内,沈溪正在城南城头指挥战斗,他身边是厚厚的盾牌阵,鞑靼人的箭矢不停从头顶和身边飞过,即便将士们都感觉中军主帅的位置太过危险,强烈要求沈溪退到城墙下方躲避,但他依然咬牙坚持在一线。 “大人,鞑子在城北用云梯攻城!” “沈大人,城西有鞑子杀入城门,已被我军排枪击退!” “大人,城东鞑子弓箭太多,我军炮火受到压制……” 沈溪作为防守一方,又是遭遇四面攻城的状态,同时要应对不同方向得到的不同讯息而做出临场反应,如果有任何一环做得不够准确,那这一战明军很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根据不同的信息,沈溪处理的关键在于控制节奏。面对鞑靼人不计损耗地进攻,为了保存实力,他不得不命令官兵暂时放弃城塞外围防御,将鞑靼人吸引到更靠近城池的地方,如此一来,就算他手里只有八千人马,但有防御工事和火器加持,也能给对方创造出数万兵马的损失。 “火炮继续轰击,无论炸到多少人,先稳住城墙防御,一旦某段城墙失守,又或者鞑靼人大批攻入城中,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