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 (第3/5页)
府,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再返回京师。 此时达延汗部在后方布置兵马,主要集中在蔚州至广昌一线,宣府的张家口至保安卫城、土木堡再到居庸关这一路,只有零散的部族武装镇守城池,此外就是亦思马因率领的本部族四万余兵马,但随着昨晚攻城损失惨重,如今亦思马因也仅仅只拥兵三万五千余众。 鞑靼人升帐议事,议论的重点,在于如何抵御刘大夏这路号称二十万,实际也就五六万左右的兵马。 阿武禄在旁听了好一会儿,心头震惊莫名:“为何连刘大夏的撤兵路线,沈溪都能预料到?他跟我交待之事,已在陆续应验,莫非我真要听从他的吩咐,跟亦思马因沆瀣一气,狼狈为jianian,将汗部人马弃之不顾,而早早出关图谋草原大汗的地位?” 接连损失兵马,而且折损的还是自己部族的主力,这个时候亦思马因并不愿领兵抵御刘大夏部,因为那只会两败俱伤。 升帐议事结束,亦思马因屏退众将,大帐之中仅剩下他和阿武禄二人。 “昭使平安归来,可喜可贺,此番土木堡一行,辛苦异常,请先到寝帐歇息,之后本国师再为昭使接风洗尘!” 亦思马因猜到阿武禄可能是作为沈溪的说客而来,也大概猜到沈溪要对他说什么,其实亦思马因预感到,要攻破土木堡难度太大,最好的结果反而是等到城内水尽粮绝,但他又怕沈溪会领兵突围。 沈溪单纯一个防守,就能玩出这么多花样,将一座漏洞百出的土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