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〇七六章 错估形势 (第2/6页)
机火铳的使用技巧。 最后,沈溪还从两千多民夫中,抽调出两百有过工匠经验的,按照他的指导生产佛郎机火铳的子弹,虽然产量低得惊人,但总好过临时无枪无炮可用好。 行军途中自然没办法生产,所以每天扎营都很早,这也是行军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在沈溪想来,苦战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大不了在没有进入宣府前就撤兵,别管鞑靼人来不来,先撤走总之没错。 沈溪可以说是把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想到了,但这次他还是大错特错,因为很多事并不会按照他的设想来进行。战场上,任何计划都可能赶不上变化快,否则也不会有“纸上谈兵”的说法存在了。 沈溪是个心思缜密之人,他怕自己传递的情报无法及时送到京城或者是刘大夏手中,早在从居庸关出前两天就已通过急递铺出急报,而且一次就出几份,表明此事的严重性。 沈溪甚至以私人的名义,给谢迁去信,让谢迁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 至于刘大夏那边,沈溪作为延绥巡抚没资格差遣三边总督协同他做事,他只是说出自己的判断,如果鞑靼中军主力在西北长时间隐没的话,一定要派兵回防大同,协同宣大总督防守宣府,防备宣府成为鞑靼兵马南下的突破口。 沈溪出警告后,满心以为自己等着援兵就行,先优哉游哉去宣府城周边走一圈便撤兵,等鞑靼人展开追击,将战线拉扯到居庸关,战事就会从鞑靼人的偷袭转而变成僵持…… 可惜,如今随着京城中弘治皇帝朱祐樘再次病重,朝臣以及将官的一致态度就是这场战争还是别打了,就此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