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二七章 决心 (第4/4页)
而且之前几个月暗中布置的哨探,也开始在大明京城发挥效用,负责京城九门防备的将领和官员,根据其权责大小,陆续收到鞑靼人收买的条件。 消息上报到内阁,刘健恼羞成怒,拍案而起:“岂有此理,京师戒严已数月之久,鞑靼细作早就该灰飞烟灭才是,为何还会有如此多jianian细?” 李东阳回答不出来,因为之前很长时间他跟刘健一样,都处于请假赋闲的状态。 唯独谢迁在那儿嘀咕:“多半跟寿宁侯和建昌侯打理京营有关!” 谢迁对于之前京师戒严的弊端,了解得非常透彻,知道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只是弘治皇帝对张氏兄弟非常信任,而他又缺乏跟两个国舅爷斗争的决心,所以只能听之任之。 李东阳道:“陛下这两日精神好了许多,此事是否有必要跟陛下奏禀?” 刘健摇头:“问题尚未解决,跟陛下奏禀也是徒劳,不若,以九城兵马司详细搜查京城,严防狄夷细作兴风作浪。于乔,你以为如何?” 察觉到谢迁有些心不在焉,刘健特意多问了一句。 谢迁敷衍地回道:“刘少傅有何决定,我照做就是,并无异议!” 刘健再看熊绣,在确定无人反对自己后,拿出纸笔,详细做出票拟:“发九城兵马司,派出兵马搜捕狄夷细作,不得有误!” 因为朱祐樘身体尚未痊愈,仍旧无法对京师防务过问太多,内阁的意见依然会成为最后司礼监朱批的主基调,萧敬在这问题上基本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几位阁臣的意见从来不表示反对。天子的寒门状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