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兵制二选一(三更) (第2/6页)
基因还是那个基因,就算是验DNA,他们也是兵农合一制亲生的。 八旗绿营制? 那是什么玩意? 老子都当大明皇上了,哪里还有八旗绿营的事,等过几年腾出手来,把他们祖宗都赶到西伯利亚和北极熊跳舞去。 除掉一堆不可行的,就剩下两个可行的方案,那就是征兵制与募兵制。 征兵制很好理解,拉壮丁嘛。 派一队人,闯入家里面,一看你十七八岁了,抓走。 什么,你才十四岁? 看你这发育够十八了,既然都发育好了,肯定也能打仗,带走。 那位老爷爷,您六十了吗? 你说什么? 到明天就六十了? 那就是还没到,拉走…… 征兵这一块,隋炀帝就干的很彻底,一句“扫地为兵”,便足以见证隋炀帝有多生猛,估计连地皮都刮了一遍…… 很忙的杜甫被贬去华州司功参军,便遇到了征兵这回事,以自己的见闻,写下了著名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可见当时征兵,连老人都不放过了。 当时杜甫四十八岁,要不是他已经有了参军地,估计也会一并被抓了壮丁。 征兵制看似合适,但一旦cao作起来,很容易出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十七至六十岁之间(大部分是这个年龄段,各朝代有所区别),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兵。 不问能不能打仗,一律拿来征用。 征兵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充分的兵源,这是其最大优势。 老朱打天下,从二十几个小伙子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