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断他两条腿 (第4/6页)
放心,他不是贬官去了山西,而是去山西历练了。” “当真?” 小寒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渴望。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问道:“你为何会来酒楼,做……陪酒之事?” 小寒听闻,脸上露出了悲戚之色,道:“家父于洪武年间作战受残,无以为生,便寄身于江宁养济院,后不知所踪,查问官差,说是到了京师养济院,可小女到京师四处打听,也不曾找到父亲,身上盘缠用尽,不得已只好一边游唱一边找寻父亲。” “养济院?” 朱允炆低头沉思。 养济院即收养与救济之地,这种制度在明朝初期便被设置。 朱元璋直言“吾在民间,目击鳏寡孤独饥寒困踣之徒,常自厌生。乱离遇此,此心恻然……” 于是仿照宋代救济制度,设置了养济院,规定: 县其访求无告者,给屋舍衣食。鲜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 朱元璋关照弱势群体并非是开玩笑的,而是真正用心去做,并要求“天下郡县立孤老院(后改名养济院)”,同时广设惠民药局,漏泽园,幡竿、蜡烛二寺。 老了有地方住,病了有药吃,死了给棺材,这就是朱元璋的救济之策!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将救助寡孤独及笃废之人写入了《大明律》之中,明文要求“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对于这一点朱允炆是清楚的,只是一直忙碌于朝政与革新,忽视了养济院。 “后偶然遇到了杨编修,他答应小女帮忙找寻,只是还没消息,他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