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大海富国论,两步开海禁 (第2/6页)
遭如此对待,臣请令禁足辽王。” 练子宁悲愤地喊道。 朱允炆看着练子宁,冷着脸问道:“朕屡次下令,言官之言,不可风闻,不可虚假。你明知高翔言之有错,为何没有出来纠错?身为都察院主官,放纵御史肆意胡言,这便是天子言官吗?” 练子宁顿时感觉不好,这把火似乎转了风向,烧到自己脚面了。 朱允炆严肃地说道:“我大明江浙、广东等地,以再熟稻为主。在南洋之地,气候炎热,雨水充沛,出现三季稻并不算稀奇。早在宋真宗时,便出现了占城稻,推行于江南东、西路和两浙路,极所谓的占城稻,可一年两熟或三熟。” “纵是乡野之间百姓对此也有听闻。而高翔身为御史,屡访府县,却从未听闻过如此消息,可见其未深入民间。身在朝廷而不忧百姓,如此之人作言官所为者何?” 练子宁连忙请罪,高翔也顾不上脸疼,跪地求饶。 朱允炆挥手,对沈一元说道:“在朕看来,你们所带来的水稻,以其为粮不如以其为种。试想,若在我大明有一些区域能遍植三季稻,所得稻谷岂不是更多?” “臣愿领户部,推行三季稻。” 黄子澄出班。 在这个年代,粮食就意味着人命。 别看现在大明人少地多,可粮食从来不够吃的,很多地方依旧在闹饥荒,大部分人口只是勉强饿不死。 若可让三季稻推而广之,那就是天大的功绩。 户部,责无旁贷。 朱允炆赞赏地看着黄子澄,说道:“三季稻是值得推广,但不可冒然行之。三季稻之所以一年三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