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破除白莲的八字诀(二更) (第2/6页)
拉了起来。 不高明,但很实用。 朱允炆认为,所有宗教与信仰都是精神慰藉的一个着力点,而不是归宿。而打造这个着力点的,是现实的困顿、希望的丧失、人间的折磨,不是什么真善美,性本善。 是悲剧与灾难造就了宗教、信仰。 想要彻底解决白莲教,就必须解决它存在的基础:困顿、折磨、悲剧,而这三点,包含着一个共有词汇: 活着。 一切的根本,就是活着。 只有解决了百姓活着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掉白莲教死灰复燃的问题。而活着不误入歧途,不受人蛊惑,不违法造反,就需要教育。 古代畏惧教育平民化? 科举是圈养聪明人,避免人造反? 不知道提出这种观点与认识的人,有没有看过明代的发家史,有没有看过明代的灭亡史,一群野人崛起的时候,他们也是不需要多少学问的。 相反,教育越是平民化,辅助以忠君爱国等儒家思想,区域内造反的可能性反而更低,而真正闹事,造反,折腾的,反而是教育不发达的地方,比如偏远山区,穷困地区。 从这个层面来思考,教育不仅能解决百姓认知问题,还能化解不必要的冲突,降低不动嘴光动刀子事件的发生。 厘清了这些问题之后,朱允炆在桌案上写下了八个字: 民生为本,教育为魂。 这八个字,将解决白莲教,解决盛唐、富宋始终没有解决的造反问题,也将是朱允炆建文三年的施政纲领。 曹国公李景隆携李增枝求见。 朱允炆看着跪在地上直哆嗦的李增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