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三章 这个农民是治水专家 (第5/6页)
的问题是,该如何将汾水引入会通河,以确保河道能有大船往来。” 白英打量着宋礼,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宋礼瞪着眼,看着眼前轻描淡写的白英。 容易? 自己来山东几个月了,来回奔波,这鞋子都穿破了几双了,你说简单? “如何来办?” 宋礼没有争论,而是询问道。 白英呵呵笑了笑,自信地说道:“夜色漫长,我们慢慢说吧,会通河为前元所开,最初一段过了开河站河道,便转向西而去,经过梁山、安山,自寿张城向北,继而抵达大清河。你可知为何如此?” 宋礼皱眉道:“自然是借水道,沿途水源充沛,当年梁山湖泊尚在,有水源支撑,河道才可行船。” 白英见宋礼是一务实官员,知晓颇多,便继续说道:“是啊,只不过受黄河数次决堤影响,许多水道都废弃了,那梁山水泊也只剩下了水塘,这周围水源已是不足,再在这里想法子,已是不可能之事,既不可能,为何非要在耗在这里?” 宋礼心头一颤,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朝廷也好,自己也好,预设的逻辑就是,充分利用原来的河道,以减少工程量,减少河工经费。可这段时间走下来,宋礼也看明白了,这套逻辑行不通。 若是如此的话,为何不打破原来的逻辑,跳出来,不使用原来的河道,重新挖一段河道不就好了? 白英见宋礼已是明白,便说道:“你也想到了,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