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四百六十八章 绳子不小心断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八章 绳子不小心断了 (第2/6页)

表面不说光滑,但也是没有太过明显的坑洼与缝隙。

    终于到了边缘处,朱榑摸了摸这坚不可摧的石头墙,一脸欲哭无泪,生无可恋,朝天喊道:“天要亡我……”

    造反都不提前做好功课,连个撤退的预案都没有,怪谁呢?

    这座堤坝可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最近出现的,而是在近四百年前就有了,它的名字为:

    范公堤。

    这里的范公堤,其实和西湖的苏堤差不多,都是以人名命名的。

    苏自然是苏轼,而范公堤里的范,指的是写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值得令人敬佩的家伙,在宋天禧年间,范仲淹被调任泰州西溪(今东台)盐仓监,到地方调查之后,便给当时的泰州知府张纶上书,要求在唐代淮南节度判官黜陟使李承实修筑的常丰堰为基础,增修捍海堰。

    当时就有人看不惯,说你范仲淹只是个管盐的小官,就算是你吃盐闲得慌,也不能越职言事,范仲淹是什么样子的人,那是一个有着“有益天下之心”的男人,直接用社会关系学反驳对方。

    我是管盐的没错啊,但是没有捍海堰,老百姓就都逃走了,老百姓逃走了,那谁来晒盐,没有人来晒盐,我怎么管盐政,所以,捍海堰就是盐政……

    一顿忽悠也白搭,别人根本不买他的账。

    但泰州知府张纶是个厉害家伙,深知水利重要,便采纳了范仲淹的意见,上奏朝廷得到批准,交给范仲淹来负责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