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五百九十三章 刘长阁回京(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三章 刘长阁回京(二更) (第2/6页)

能看穿这一点,说明袁岳有着出色的战略目光,是一个可塑之才。

    铁铉与徐辉祖与同僚商定之后,报给朱允炆,选六十武举中式,提名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分别是薛禄、纪纲、袁岳。

    朱允炆看着这一份名单沉思良久,最终没有作任何改变。

    虽然说纪纲这个人很有野心,但单单就以本事来论,他在这三百多武举人之中,是当得起榜眼的。教场中的表现,他是立得住的。

    无论他未来会走到哪一步,至少他现在是一个优秀的武进士。

    “对于落榜武举,你们打算如何安置?”

    朱允炆询问道。

    铁铉与徐辉祖被问懵了,对视一眼,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落榜都落榜了,自然是回家三年之后再来,还安置什么?

    朱允炆不这样想。

    按照常理来说,武举人和文举人都差不多,文举人考不中回家再读个三年书,学问精进之后,还是有希望的。武举人回家之后,再练个三年功,力气和准头上来了,也还是有希望的。

    但当下的现实是有些不符合常理的。

    科举开始,那是老少皆宜,别管是八岁的神童,还是八十岁的顽童,只要能走得动,有本事,就能上考场。

    可武举考试,那是青壮中年的专场,未成年与老爷爷是禁止入内的。加上今年是大明朝头一次开武举考试,参与武举考试的人可不都是年轻人,比如薛禄,今年都已经四十二三了。

    大龄武举人在这一次武举考试中尤为突出,三百六十九名武举人,平均年龄三十六岁,最大年龄都过五十了,再让他们回家熬三年,怕是会越来越弱。

    所以,对于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