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传胪唱名,赐宴授官(三更) (第6/7页)
于碑,授官,这些都是文官的荣耀。 朱允炆打心底不喜欢这种过度的荣耀,因为文官集体的荣耀太盛,便意味着武官集体的衰弱。 重文轻武,以文凌武,会形成一个态势,继而演变为帝国顽疾。 “焦用有军功,好儿。”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韩琦一刀下去,赫赫战将焦用的人头,便滚落在了地上。 只有文人才是好儿! 这是文人主宰的宋! 文人虽然上不了战场,杀不了敌,但文官对于武官的杀戮,那种狠厉,绝对超出了西夏铁骑! 宋代文人的血性,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敌人而存在的,而是因为杀大宋的武将,杀出来的。 朱允炆不想大明朝出现宋代这样的问题。 在朱允炆看来,文官与武官,便如人之双腿,少了一条腿,那就瘸了。 哪怕是给打一个拐杖,人也跑不快。 狼来了,会死。 可以预期,若不加干涉,任由文治昌盛三十年,等洪武一干老将、老兵都死绝了,新的武将也只能瑟瑟发抖地看着这一群手握重权的文臣。 朱元璋时期,五军都督府虽然与兵部平起平坐,但兵部算个啥,五军都督府是老大。 在消灭了北元之后,五军都督府的地位开始下降,兵部地位上升,两者达到了制衡。 但在明代中期,文官掌权越来越多,强者如云。反观五军都督府,上过战场,会打仗的,寥寥无几,这个时候,五军都督府算个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