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三章 办个大明民报 (第2/6页)
白莲教来了,那自然也得喊几声口号,支持下弥勒。 而朝廷呢? 哦,忙着内斗呢…… 舆论就是话语权,这个话语权在京师音量高,在府州还行,在县多少还能听得到,但是到乡里……基本上就是“马什么梅”的状态。 民间经济很是薄弱,底层建筑都还没打好,若是妄谈上层建筑,发展舆论,推动民间“精神”与“思想”建设,似乎有些荒唐。 可佛教不觉得荒唐,道教不觉得荒唐,就连白莲教也不觉得荒唐,所以,民间百姓几千万,只有畏惧朝廷的,没几个信奉朝廷的,而他们信奉的,是那些控制了民间舆论与话语权的宗教。 所以,朱允炆决定借山西移民的机会,打造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舆论工具,争夺民间话语权,提高朝廷在底层的影响力。 于山西设置宣传司,只是试点,一旦试点取得成效,那将在中央设置宣传局。 “皇上,恕臣无知,这宣传司为何?” 胡濙实在是想不出来,只好低头问道。 朱允炆虚空画了一条线,道:“山西卫所大军一旦出动,受惊之处怕只是卫所周边,不及山西全域,但若人为引导,宣传此事,广传消息至千家万户,通达四百万民众之耳目,方可真正形成压力,促使百姓积极响应迁移之策,这就是朕准备设置宣传司的初衷。” 眼下的初衷,只是服务于移民大局。未来的目的,是服务于大明统治。 胡濙这才了然,原是一尚未设置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