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东厂横空出世(一更) (第5/6页)
然主张削藩,解除藩王卫队,以降低朝廷支出。 侯泰的主张是对的,但却不合时宜,于是朱允炆训斥了侯泰几句,让其回家反思。 结果,落井下石的官员就来了。 朝堂官员攻讦,近乎没有底线。 朱允炆没精力每天去翻看真伪难辨的弹劾奏章,经姚广孝、张紞、解缙等人提议,于东安门外,设立了“核查司”,专司京官弹劾奏章真伪审核。 因为核查司处在东安门外,也被称之为“东厂”。 东广设厂公一名,稽查千户、百户一名,设缉事百人,一应人员,除厂公为司礼监少监外,皆以安全局人员充任。 朱允炆为避免东厂遮蔽耳目,堵塞言路,安排都察院、吏部复查其结果,同时允许官员在朝会时奏陈弹劾。 东厂的设置,其承担的职责,仅仅是京官弹劾内容的辨识,查jianian明忠,手中握着的是调查权,与安全局一样,均没有逮捕、审讯权。 对于京师之外的地方弹劾奏章,朱允炆的要求则是一律递送各部与内阁,由内阁初审之后,委托东厂前去地方探查。 这种安排,提升了弹劾奏疏的质量,减少了风闻奏事,借谣言攻讦朝臣的行为。 都察院练子宁对于朱允炆的这种安排很是矛盾。 支持是因为东厂的存在,可以让都察院弹劾更为精准,更为有效,一旦查明弹劾实情,能够短时间内给出处理结果。 不支持是因为东厂的存在,让都察院这种言官机构受到了极大限制,以前张嘴便可以说事,弹劾来弹劾去,直达天听。 现在凭空出了一个东厂,那就是在都察院嘴巴前面,砌了一堵墙,声音未必能传入皇上耳中。 虽然都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