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一百六十二章 佛风一直在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佛风一直在吹 (第2/4页)

到寺庙里敲木鱼,整天金刚伏虎,如梦如幻,荒废生产,那大明就活不下去了。

    活生生把华夏搞成阿三,那是有罪过的。

    朱元璋对于佛道,即有扶持,也有限制。

    如在洪武六年,“乃令府、州、县止存大寺观一所,并其徒而处之,择有戒行者领其事”。

    洪武十五年,设僧录司、僧纲司、僧正司、僧会司,分别负责国家、府、州、县四级寺院管理。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僧录司的僧官,是代表国家,也就是代表朱元璋来管理佛教的,而不是代表释迦摩尼来管理佛教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朱元璋或许是这样的心理:

    老子也是一尊佛,管你们是应该的。

    僧官主要职能,便是编制僧籍簿册(又名周知板册)与寺院花册。

    僧籍簿册负责记录僧众信息,比如性别,籍贯,联系方式,家里几口,你算老几之类的。

    当然,性别这一栏基本上可以忽略……

    寺院花册负责记录的是寺院信息,比如寺院在哪个位置,啥时候建造的,是违规违章建筑,还是取得朝廷许可的,有多少徒子徒孙,有多少房子,几亩地,你也得记录清楚。

    对于明初而言,兴修寺庙之风愈演愈烈,主要的推手不是民间,而是朝廷,具体来说,是朱元璋和他的众多儿子。

    没错,藩王是兴建寺庙的主力,只要你翻开大明地图看看,但凡是分封有藩王的地方,那保准有寺庙,而且还不是一个。

    便以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朱棡来论,洪武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