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安南胡氏的对策 (第3/4页)
季犛很是满意,笑意冲走阴冷,道:“若我胡朝将士皆有你之勇气,何愁胡朝基业不万年!具体说说,你认为该怎么做?” 胡汉苍思索了下,回道:“第一,遣使臣至大明,假意求和,以争取时间。第二,加强战备,扩大军队,准备作战。” 胡季犛沉默下来,分析着胡汉苍的方法。 现在的明廷已经不是那个懦弱(对安南问题上,朱元璋始终坚持“和平为主”,以使臣解决问题,即使是安南占据中国领土,朱元璋也没有发动过一次大军,从安南的角度来说,朱元璋追求和平,显得懦弱,当然,从大明的角度并非如此,视角不一样。)的朱元璋了,而是一位好战的少年天子朱允炆! 朱允炆虽是年轻,却没有半点遵循朱元璋“祖制”的意思,老朱说好的,安南乃是永不征讨之国,到他孙子这一辈,竟然打起来了,实在是太可恶,太小人了。 因为朱允炆的“战”,让胡季犛有些难以判断,大明到底会不会派遣军士进入安南境内。 虽然前往大明的使臣胡利平来报,大明朝廷并没有大举兴兵的迹象,但据细报,云南出现了军士调动,沐晟蠢蠢欲动,这极有可能是进军安南的准备。 当下的安南,还没有全面抗衡大明的实力,除非,推动新的军制! 而这需要时间。 “安排阮景真携谢罪国书前往大明交涉,麻痹明廷,争取时间。另外,传召大将范元瑰、振纲军将朱秉忠、左圣翊军胡问,大臣黄晦卿等,议论对策。” 胡季犛终下定决心。 面对到来的大臣、大将,胡季犛陈说大明之害,然后道:“胡杜与两万军士身死,是我胡朝之大损失。明廷夺我土地,杀我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