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瘖药,阳毒 (第2/6页)
东面的小道上,出现了一辆辆手推车,多达二百余辆,还有几十辆牛板车,缓缓而来。 吴海指挥着众人,将一些货物放到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里,一些货物则放在了外面,张望、钱三斤与冉二爷走了过去,还看到牛车上拉着数量不菲的细长铁棍。 “吴大头,这是做什么用的?” 张望喊道。 吴海等人并不是会通河工程的匠人或民工,而是朱允炆从京师直接调到山东的混凝土施工小队。吴海跟着李老三、李九等人干了许久,对于混凝土施工的要诀还是很清楚。 他们到山东来,就一个任务:修筑混凝土闸门,早日建成水柜。 朱允炆曾与工部商议过,会通河沿途水柜、各类闸门等,不下四十处,若按照传统做法,先打原木到地底形成地基,然后用巨石垒出闸座,之后还得将一些巨石打磨整整齐齐,或放入一个槽内拼接得严丝合缝,或干脆就用一个巨大的条石直接作为闸门,两边设绞索,绞盘。 一个闸门至少要小半年工期,若遇到下雨、酷暑等天气,施工时间还得延长。 为缩短工期,朱允炆认为水柜与闸门耗费时间太长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闸门、闸座的修筑上。要知道会通河河道两边,很多地段都是良田,它没有山啊,要从几十里、几百里外的山上弄好石头,打磨好,然后运过来,如果有水道借助还好,若是全靠人工拖运,这一天才能走多远…… 这个时代没拖拉机,牛再多也未必干得过牛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允炆便安排混凝土工程队抽调一部分人支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