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六百三十五章 送归陈天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五章 送归陈天平 (第2/6页)

日,明日早朝时拿出一个惩处方略,若不能让朕满意,无以给卫所军士一个交代,那这份勾诀名单就执行吧。”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茹瑺、铁铉等人连忙谢恩。

    朱允炆看着一桌文书,眉头微锁。

    建文三年开年还算顺利,移民安置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只要熬到秋日,这些百姓将会凭着秋收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给,只要官府不横征暴敛,不随意压榨,不遭遇极端灾害,他们很快就能扎根。

    北直隶没多少问题,问题出在了凤阳府。

    凤阳知府徐安上奏,自建文二年十二月起至三月十五日,天无滴雨,庄稼不长,已是大旱,就连淮河水水位都比往年同期低了两尺。

    眼下正是庄稼需要水分,成长的时节,可偏偏一场雨都没有,颇有大旱之年的征兆。对于这件事,户部与内阁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原因有点复杂,归根到底就三点:

    其一,凤阳旱不是一年两年的了,年年都这样,习以为常。

    其二,每逢四五月,凤阳旱灾自然而然就解决了,梅雨季会带去大量的降雨,滋养那一片枯涸的大地。

    其三,淮安有一座大粮仓,虽然淮安不属于凤阳府,但毕竟在淮河上,一旦凤阳府需要,可以随时运到凤阳。

    一句话,这不是啥大事。

    但朱允炆感觉有些头疼,凤阳府这一片区域可以说是大明灾难最多的地方,不是旱灾,就是涝灾,频发程度其他地方罕有可比。

    比如建文元年的怀远洪灾,涡河、睢水、颖水等周围遭灾无数,主要区域都在凤阳府,这才安稳了一年,又开始大旱。

    眼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