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章 夏税生丝改人丁丝绢 (第4/6页)
是能捞钱,朝廷要的钱是有定额的,他们倒好,只动动笔杆子,修改几个字,钱粮凭空就增加了一倍! 周登继续拱火:“这位大人还不知道吧,徽州府虽将夏税生丝的名义改为了是人丁丝绢,但徽州人是不养蚕的啊。” “什么?” 朱允炆吃惊地看着周登。 周登严肃地点头道:“徽州土地贫瘠,不适养蚕。想要缴纳生绢,歙县百姓必须先将粮食卖出,有了银子之后,拿着银子去买生丝,之后才是缴纳给官府。” 朱允炆彻底愤怒了,这群地方官这是没事找抽啊,为了自己一点利益,耍得一县百姓团团转,而且还转了几十年! “我问你,歙县可足额缴纳了亏欠夏粮?” 朱允炆问道。 周登重重点头,喊道:“官爷,这都三十六年了,多少亏欠的夏粮缴纳不了?只不过缴纳着,缴纳着,都成了习惯了。” 习惯! 朱允炆有些痛苦。 这里的习惯,可不是百姓的习惯,而是官员的习惯。每年有这么一笔钱“孝敬”,谁愿意放手? 如果要结束,那当初为什么要开始? 既然要开始,那就不要结束嘛。 基于这样的逻辑,徽州府一心一意,每年都不忘记征收所谓的人丁丝绢! 老百姓能如何? 除了被人鱼rou,被人宰割又能如何? 他们就算是站在土坡上,将喉咙喊破了,也没人会理睬他们,该收“人丁丝绢”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