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二百一十章 新医学之论(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新医学之论(二更) (第4/6页)

无生存之理,如何死而复生?这实乃是天地间奇闻,若不能解其中疑惑,我等寝食不安。”

    匡愚连连点头。

    女童刚上岸时还有一点气息,但在呕水之后,最后的气息也已断绝。

    这一点上,自己绝不会有误。

    坐在一旁的骆颜儿也好奇地看着朱允炆,朱允炆救人的一幕,她看得真切。

    难道说这就是天子,身负逆天改命的手段?

    不对,他只是一个寻常的人,他也会生病,也需要太医,他也会伤痛疲倦。

    朱允炆轻轻啜了一口茶水,抬头看向匡愚、郁震两人,道:“两位认为,心、肝、脾、肾、肺五脏,哪个最为重要?”

    “自是心脏。”

    匡愚毫不犹豫地回道。

    《素问遗篇?本病论》记载: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

    《礼记》中也记载:总包万虑谓之心。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古代中医学中,其存在着两个观点。

    在明李时珍之前,无路是儒家,还是医者,其都有着一个普遍的观点,那就是心主神明说,即心脏是人思考的器官,是意识与神魂所在之地。

    走神了,成语叫心不在焉,而不是脑不在焉,后来的阳明心学,它不叫阳明脑学,便是“心主神明说”的结果。

    李时珍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才出现了脑主神明说。

    当然,在这之后,两种观点并存,说也说服不了谁,哪怕是后世医学那么发达,也仍旧有人相信心主神明说。

    朱允炆微微一笑,道:“是啊,心脏最重要,其实人在突然昏厥、溺水,失去脉搏时,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死去了,此时还有一口气息留在心脏之中,若是找准方法,按压心脏,便可促使心脏跳动,将这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