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 劣币驱除良币的问题 (第5/6页)
宝钞再兑换成旧版宝钞? 商人给老农解释,这是新版大明宝钞,可老农未必会相信啊。 毕竟新版较之旧版改变太多,纸张都由大变小了,既然新、旧都流通,那他就想要大点的纸张,图个安心…… 说到底,只能存在一个版,共存两个差异明显版本的宝钞,一样有危害。 相对于户部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朱允炆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劣币驱除良币。 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指的是一个国家中,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低的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而实际价值高的良币,却会逐渐被驱除。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人手里有十元纸币和十元硬币,而硬币较为零散、较重,携带也不方便,所以将硬币作为劣币。而在花钱买东西的时候,人会倾向于先把硬币花出去。 于是,硬币流入市场,而纸币依旧在手里。市场中的硬币增多,纸币减少,而这,就是劣币驱除良币。 同理,新版大明宝钞与旧版大明宝钞若同时流通,那新版大明宝钞因为其“新”,加上制作精良,会被人收起来,存起来,转而先花旧版大明宝钞,而到那时候,充斥在民间的,依旧是旧版大明宝钞。 一个钱包里两张钱钞,一张皱了的,一张崭新的,被先花掉,先进入市场的,大概率是皱了的“劣币”。 这是个难题。 “就目前来看,直接废除旧版大明宝钞不合适,也太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