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二章 谋定,后动 (第3/6页)
文官将完成出使,达成和解,消除战争,彻底压武官一头。 这是文官崛起的好机会。 想到这里,陈迪请旨道:“臣愿选派人员,与行人司一起,前往安南探听虚实。” 朱允炆看着陈迪,笑着答应了。 大明想要用兵安南的准备工作有很多,其中一项,就是彻底让文官闭嘴。这群人不喜欢有战争,借口多的是,也很正当。 什么节省民力,什么国虽大、好战必亡,什么礼仪之邦,睦邻友好。 也正因为文官的这些素养与观点,大明很多中后期的战争,往往都是先礼、再礼、三礼,等人家不理,提着刀子到了城下的时候,才开始想起,哦,原来要打架了。 慢一拍,不可怕,慢三拍,就要人命了。更郁闷的是,要的还不是他们自己的命,而是百姓的命。 朱允炆有时间去筹划安南,战争也不是说今天确定要打,明天就冲锋的,历史上任何大战,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没几个月,乃是更长时间,是根本无力组织数十万大军远征的。 再说了,这次的对手是安南,需要避开雨季,加上路途遥远,使臣交锋,兵力运作,粮食筹备都需要时间,今年冬日又有大朝会,想要出兵是不太可能了,剩下的下一个时机,在建文三年的十月。 入冬,大明冰冷一片,但对于安南而言,却是旱季,气温适宜。 “此番集议,为最高机密,谁若是外传泄密,定不轻饶。凡涉安南筹备发向地方文书,紧要之事,由安全局专门派送,不走官驿。” 朱允炆不希望官驿人员半路偷懒延误,或丢失,或泄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