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三百零二章 思政学院,横渠四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二章 思政学院,横渠四句 (第4/6页)

复加。

    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就响在自己耳边!

    是啊,清谈误国!

    魏晋时期,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

    王羲之看不惯清谈之士,直言“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后世一些人认为,两晋亡国,在于清谈。

    如今皇上喊出了“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不正是对那些夸夸其谈,风流无度,追求放纵形骸之人的最强回击?

    姚广孝看着朱允炆的目光透着无尽的佩服,眼前的人似乎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才华,他的言语,直切核心,令人不得不服。

    跟着这样的人,自己还能多活二十年,一定要看到他领导之下的大明帝国,看看那千里江山是否如画!

    “至于为谁做官的问题……”

    朱允炆沉吟道。

    解缙当即拱手,道:“自然是为皇上做官,在皇上的方略之下,治理万民。”

    郁新、方孝孺等人没有反驳解缙,纷纷点头。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改变答案的问题。

    这些人都知道孔孟之道,知道民贵君轻,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说出为人民做官的话,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君权是最高的,民再贵,也得排队。

    这是所有官员的一致观点,也是保证官员手中权利正当性、有效性的关键,没有人会傻傻地真的去相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

    承认这句话,就意味着民凌驾于君,凌驾于官员,谁愿意被百姓踩在脚下?

    朱允炆看着解缙等人,凝重地摇了摇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