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敕令:设二炮局(三更) (第2/6页)
糟的矿物药,扔到锅里面瞎捯饬。 这些人是有成功作品的,比如将汞与硫磺、雄黄、雌黄等合炼,形成了丹砂。 丹砂这玩意吃起来挺舒服,效果立杆见影,五脏六腑没毛病了,精神头也足,吃饭能扒拉好几碗,睡觉也不做噩梦了。 这就是仙丹,没跑了。 既然有朱砂,那一定也有其他仙丹,继续搞研究,这个配方不行,就换个配方。 在硝石、三黄等共炼时,砰,炸了。 估计炼丹师没被炸死,所以配方留了下来,火药就这样出世了。 在葛洪《抱朴子》一书中,便记载有炼丹问题,而其所用的原料,便有硫磺、硝石。 唐代著名的药物学家孙思邈,也是一位炼丹高手,在其《丹经》中,记载了一种“内伏硫黄法”以制造火药。 火药是一种药…… 没错。 后来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便写明了:火药可治癣、杀虫、辟湿驱邪…… 炼丹家一次次研究,发现将硫、硝、碳三种物质,以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一种“着火的药”,所以,于是起名为: 火药。 没想到吧,火药的原意,那就是这药,它会着火…… 炼丹家认为这个配方没作用,自己丹还没成,它就自己着了,什么时候可以得到仙丹,长生不死? 他们绝对想不到的是,因渴望不死而发现的火药,却杀死了无数的人。 唐昭宗天祐元年,杨行密围攻豫章,其部将郑蹈“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这是火药在军事史上最早的记载。 当时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