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朝觐,处置官吏(三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朝觐,处置官吏(三更) (第4/6页)

问题,揭帖上报的问题清单和吏部掌握的清单不一样啊,这可有点不太妙。

    北平布政使处理完了,就开始处理山东布政使司等衙门,按理说,山东经过了白莲教清理,宋正臣的处理,问题不多了才是,可依旧问题重重。

    青州重建需要钱吧,疏浚会通河需要钱吧,没错,这些钱官员都很难入手,所以,那就换其他法子入手……

    巧立名目,私自收税的知县都有,可见山东地方官员是有多大的胆子。

    这些也就罢了,竟然还有官员另谋财路的,以诬陷百姓与白莲教有勾结,拉人头去请功,百姓要么交钱,要么就被拉走,就这么简单。wap.

    要说百姓苦,也真是没办法了。

    山东布政使李彦祯、按察使陈瑛几乎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些问题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可都是不知情的啊,自己治下出现了这种问题还不知情,那就是渎职!

    如果不是眼下礼仪重要,李彦祯恨不得上前踹死那些官员,尤其是拿白莲教当赚钱噱头的官员,这不是找死吗?

    吏部知道这么多,还是都察院的同僚发挥了不少作用,戴德彝主导的都察院,以扩大御史规模来提升监察力度,这种策略并不是没有用处的。

    事实证明,人多眼多,确实是可以发现很多底层的问题,也不是所有下放的御史都会沦落、会被收买的。

    吏部综合揭帖、往年考核记录、都察院文书,实在不确定的,还可以找安全局补充点资料,调查清楚一些事还是容易,何况这一项工作提前了几个月之久。

    相当于北直隶的问题,山东的问题显得“积重难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