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官喜欢落井下石 (第5/6页)
元璋以擅权枉法和谋叛的罪名,处死了丞相胡惟庸,并有意扩大案情,以致牵连被系的多达万人。 而当时李文忠接管大都督府只一年,面对如此腥风血雨,朝廷人人自危,不敢多言,只有李文忠先后三次上奏折,力劝朱元璋莫要大肆杀戮官员。 前两次上奏,朱元璋压了下来,没作理会。但第三次上奏时,李文忠真正触怒了朱元璋,在奏折中,写上了“叛臣贼子,定诛无宥,惟锻炼攀诬,滥杀无辜,人不自安,伤国元气”的话。 朱元璋指着李文忠大骂:“小子胆大包天,一派胡言乱语。朕斩绝叛逆,与你何干?” 李文忠毫不畏惧,朗声答道:“皇上杀尽功臣宿将,一旦边疆有警,或内有叛乱,那时谁来为国效力疆场?愿皇上三思。” 朱元璋勃然大怒,决定将李文忠一并给杀了,若不是后来马皇后跪地哀求,李文忠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虽然李文忠的劝诫并没有止住朱元璋的屠刀,但当时的官员与将领,无疑看到了李文忠的“保全”之勇、之信、之义,对其敬佩由衷而生。 后来李文忠虽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产依旧存在,庇护着曹国公府。 朱允炆看到了这股庇护的力量,也明白了历史上“自己”为何会信赖李景隆,他站在统帅的位置上,是有着军队背景的。 只不过武勋的冒死求情与文官的落井下石比起来,显然是不够看的。 御史们很有效率,将李增枝的罪行罗列出十六条之多,并给了一个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