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听劝的皇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听劝的皇上 (第5/5页)

贯铜钱入钱庄后,钱庄会拿出相应银两送至户部。如此一来,户部可是会大赚一笔啊,罢了,既是户部好心,朕不准也是不妥。”

    黄子澄不知道朱允炆哪里来的底气会赚,早已做好了亏损的准备,但有什么办法,现在不说明底线,一旦钱庄无以为继,皇上发怒,干涉户部,那岂不是财政大乱?

    解缙见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不再说钱庄之事,道:“皇上,眼下各地秋收已是入仓,为百姓过一安稳舒适之年,臣请命新建八座粮仓,以朝廷名义收购粮食,充实粮库,以备灾兵。”

    朱允炆看向黄子澄、夏元吉。

    黄子澄表示道:“金川外门大型粮仓,有助平抑京师粮价,可一旦地方出了问题,自京师调动总有些缓慢。臣认为,多设粮仓,如磐石多铸,稳百姓生活如泰山。”

    “既然户部没有意见,那便选址,多设几座粮仓吧,但具体位置,朕认为应以北为主,以南为辅。”

    朱允炆吩咐双喜拿出舆图。

    北方粮食供应本就存在困难,加之又存有大军,虽说大部分区域军屯还在施行,可一旦出了天灾,粮食减产必会引起大麻烦,不若提前布置。

    最主要的考量,还是军事。

    通过大明舆图,朱允炆与解缙、黄子澄等人,最终决定,设北平仓、徐州仓、大同仓、淮安仓、真定仓、广东仓、吉安仓、汀州仓八大粮仓。

    粮仓规模不一,分在八十万石至三百万石之间。

    朱允炆特别强调广东仓不低于二百万石,这让解缙敏锐的察觉到,皇上对于南面的事尤为重视,联想到先前户部发往广西、广东等地公文,可以揣测,皇上极有可能会对安南动用大军。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