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三百五十章 农商,朕想两者兼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章 农商,朕想两者兼得 (第4/6页)

少税收,只不过皇上主张“农商并重”,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

    此策一旦传出,必会激振于天下,商业必会迎来繁荣,可一旦如此,无数人逐利,田地荒芜,流民成风,这又如何解决?

    其害必大!

    朱允炆也清楚,古代施行重农抑商的基础是“封闭的”小农经济,一旦重商,小农经济承受一定的冲击,是必然的。

    可问题是,这个代价是必须付出的。

    眼下围绕着京师,已经出现了不少新型产业,如羊毛纺织业、造纸业、煤炭业、酿酒业、交通业(混凝土施工),而这些产业需要很多的人手,可京城没有那么多人。

    如果人多,朱允炆也不至于亲自去说服灾民留下。

    农村人口的转移,是城镇化与轻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冲击少部分农业,未必会对整体农业造成损害。

    说商业发展造成流民成风,那完全是乱扣帽子。

    从历史发展来看,商业发展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流民,真正造成流民的原因,是土地兼并,是因为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只要不让农民失地,大规模的田地荒芜,大规模的流民就不会发生,人口流动也会显得井然有序。

    而有一条鞭法与遏田产兼并国策,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的条件已然不存在,这个时候推动商业,吸纳闲散人员进入京师,对地方而言倒也不算是坏事。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独生子女是宝贝,搁在明代,独生子女只能说老爹不给力,两三个男丁都是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