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三百八十九章 杀首恶,惩胁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九章 杀首恶,惩胁从 (第2/6页)

万规模的民工修河,在明初还是头一次。

    而朝廷为了不耽误农事,同时保障会通河疏浚进度,在民工征调上,采取的是长、短工结合的方式,合计六万长工,二十四万短工。

    而这些短工到了夏收、秋收的时候,是需要回家里务农的。

    由此来算,每一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只有六万民工在疏浚会通河。就算是短工中留下一批人,最多也只有十几万人。

    人少,工程进度自然会放慢。

    宋礼面对郑刚的询问,严肃地回答:“自然考虑过,四年,若不能畅通南北,我宋礼辞官!”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他人就不好再争论。

    宋礼赌上了自己的官途与命运,作为第一负责人,他清楚担子有多重,也清楚问题有多难,但他依旧愿意相信所谓的“绩效制度”,放权匠人与民工,那大家还能说什么?

    陈瑛沉思良久,终表态:“好,若是如此,还需要制定周详的施工计划。”

    宋礼不慌不忙,抬了抬手,身后的蔺芳便取来一个长卷轴,与知府属官一起展开。

    卷轴最上侧,写得是:会通河四年规划。

    而在其下,则是每一年的规划,整个工程分三步走,基本的策略是先啃硬骨头,开凿河道,再疏浚可利用旧的河道,最后再拓宽南北河道。

    整个规划之周密,安排之明确,令人惊叹不已。

    宋礼看着这一份规划,也不由得感叹。这种规划的思维与方式,是以混凝土基建的五年规划为蓝本,几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