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二百八十九章 挤兑风潮与人心(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挤兑风潮与人心(二更) (第4/5页)

了,便开始有了存钱的习惯,于是便出现了扑满。”.

    “扑满?那是什么?”

    李老三没听说过这个词。

    李晟解释道:“《西京杂记》中云,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就是一类特殊的瓦罐,在存满钱之后,只有打碎了才能取出钱来。到了唐代,商人多了,交易多了,加上铜钱笨重,一贯钱足有六斤四两,这要买个十贯钱的东西,背着岂不累坏?”

    “于是,唐玄宗时期,便出现了柜坊,商人可以将钱存入到柜坊里面,柜坊收取一定租金。柜坊有了钱,也会放贷给商人。”

    李老三听不懂什么《尉缭子·治本篇》、《西京杂记》,但看着儿子神采奕奕,颇有学问的样子,便欣慰地听着,听到柜坊,便插了一句:“这柜坊就是钱庄吧?”

    李晟微微摇头,道:“父亲,柜坊是一类钱庄,只不过它与眼前的中央钱庄还是不同,柜坊是两头通吃,存钱要收费,借钱也要收费。与中央钱庄相似的,是北宋时出现的抵当所,抵挡所‘以官钱召人抵当出息’,这与中央钱庄储蓄给息一样的道理……”

    李老三点了点头,刚想说话,便听到刺耳的声音:

    “一个旁听生还有出息了,文绉绉的不嫌丢人?”李九挑着担子,晃悠晃悠地拨开人群,挤出一条路,对李晟道:“来猜猜,叔带了多少钱来?”

    李老三踢了李九一脚,道:“只允许你儿子整天登幽州台,不准我家孩子显摆?就你还多少钱,家里几块布我娃会不知道?”

    李晟将手抄在袖子里,躲在一旁,李九叔来了,就没自己说话的份了。

    看李九叔担着箱子来,不用说,必是铜钱。

    这就是人心啊。

    商人、官员拿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