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宁王观人醉酒(三更) (第6/6页)
。 虽然很多监生听明白了,但朱允炆注意到,还有不少人神情迷茫。 尤其是石朴在讲述战争过程中,时不时会说出地名,河名,而监生对于这些地点,并不清楚在何处,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一条河,发生了如此事。 一堂课下来,朱允炆找到了问题所在。 古代教学,就三样东西:嘴、书、戒尺,再无其他。 若是四书五经,有教材还好说,可兵学院现在还没有教材,学生能不能领会,只能靠想象,靠记忆,这样效果就有些差了。 朱允炆看着石朴身后的墙壁,苦涩地笑了笑,自己都用着黑板,竟然忘记了国子监…… 用黑板这种直接的方式,去讲解各类知识,岂不是更为容易? 韩信破赵平燕的旧事,完全可以通过黑板,标注出地点、河流,行军路线,交战之地,让所有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能更好领略兵法的魅力。 革新教育,不能只从革新制度方面入手,还需要革新教学方法,设备。 黑板,粉笔,黑板擦…… 这些对于大明工匠而言,根本就没有难度。 朱允炆清楚,人才的蜕变,是国家蜕变的原始动力,自己想要实现大明盛世,就需要大量的人才。 也许,自己应该给他们上一堂课,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先进的教育方式。 “皇上,这一堂课结束了,可否去商学院?” 解缙低声问道。 朱允炆摇了摇头,说道:“不去了,你代朕传旨,后日朕亲自上课,国子监所有学院官员、授课先生,皆来听讲。”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