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夏文圣 第501节 (第4/5页)
大部分都是悲苦的,享乐的人终究是少数。 此番历练,不仅仅是为了悟道,还有调查一下大夏境内的打算。 民间苦。 到底有多苦,顾锦年没有见过。 这趟出来,顾锦年就见到了很多民间疾苦。 有一个村庄,赡养不起老人,故而只要满了七十岁,便被子女送上山中,开始砌活死人墓,每天添加一块砖,直至七十天后,将墓堵死,然后放任不管。 这种比较极端,但事实证明是存在的。 大多数处于温饱线上,每个月赚到的银两,也就刚刚勉强达到温饱,什么余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月下来,最多两三餐带有荤腥。 这番游历,顾锦年心中也大概明白了。 大夏王朝的阶级水平只有两个。 穷人阶级,和富人阶级。 中产阶级几乎很少,而且成为富人阶级都有一个共同点。 读书人。 是的,各地县府的读书人,只要拥有功名,便可以免除粮税,这样一来,财富容易集中,甚至有些佃户为了省这笔税银,将名下的田交给读书人,读书人只需要抽成即可。 包括官员享用的良田,以及一些权贵的良田。 这些或封赏,或买卖,总而言之,都不需要缴纳税收。 这还算好的,至少温饱二字,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一日三餐,至少能温饱,这是很多国家都做不到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