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章 渔民 (第4/5页)
原因提前养老,而市长恰好又因情『妇』出事,所以友同市一下空出了一、二把手两个位置。当时,松阳市委副书记宁川平刚好调过來升正厅,但因为是“外來户”,对地方不甚熟悉,所以任职市长职位。因此,剩下的市委书记一职,就被魏金光抓到了机会,因为当时的常务副市长阅历太浅顶不上去,沒有竞争力。 每想起这一路迁升,魏金光都觉得是天意,除了市里的一系列机遇好,关键还有省里也沒派空降兵下來。魏金光觉得简直是祖坟上冒青烟,有佑护。 官路逍遥470 可是现在放眼看潘宝山,魏金光觉得他似乎是更得意的人,他现在也是正厅,而且还跨省广电局和省委宣传部两个系统,而且毕竟他还年轻,另外还是得郁长丰垂青的人。面对这样的实力派,他当然不敢轻视。 因此,针对潘宝山倡导的海域划分问題,魏金光不打算自己出面,而是让海源县出头。魏金光很清楚,有些牵涉到地方利益的事情,如果地方上闹得凶了,从维稳的角度讲,上面会动摇执行坚决『性』。 魏金光第二天一早就把海源县委书记王建洪叫到跟前,让他想办法组织一帮渔民,前往省委抗议。 王建洪今年五十六了,还有两年就转二线,他是魏金光一手扶持的,对魏金光自然服贴。次日,他就让人集结了二十多名渔民,随时听从差遣。 也就是在这一天,魏金光看到了当天的《瑞东日报》,对友同市和松阳市交界处的海域充分利用问題进行了深度报道,其中,大篇幅援引了潘宝山的观点。魏金光看后就改变了主意,让王建洪把矛头对准潘宝山,改变原來的计划,不让渔民去省委抗议,而是直扑潘宝山。这样一方面能避免事态严重化无法收场,另一方面还能直击潘宝山。 魏金光知道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