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九章 出路 (第5/6页)
银行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了,门槛也很高,又要担保又要抵押。担保,当然可以『cao』作,无非是『政府』的信誉,可是接下来拿什么抵押?放眼全市,能抵押的已经没有多少东西了。 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就是搞商贷。但那更不行,因为利息太高。乐观地算一算,银行能看在是『政府』工程的面子上,少收一点点利息,但那也是个大数字,按照四十亿贷款总额度算,仅利息,一年大概就要四亿。 其实,要是有一定的缓冲期,把期限放宽几年,分批滚动建设,那样一来压力就会小很多,也许在五年内,就可以轻松达到同步足额供需平衡,实现应保尽保。 但是,那样就超出省里硬『性』规定的两年期限了,尤其是还有万军一伙在后面追盯,怎么办? 潘宝山放下笔,又一番深思之后,脑筋一转,何不走另一条路,把目光全部投向廉租房?省里给的应保尽保指标,包括经适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等几个分项,目前松阳较为重点开展的是经适房,廉租房也算是启动了,既然经适房建设开展有压力,为什么不尝试走廉租房的路子?也就是说,只要到时能让保障房申请户全部住到廉租房,也算是应保尽保。 想到这里,潘宝山精神一振,因为,廉租房建设并不一定说就是要『政府』出资建设,从社会资源中筹措同样可以达到目的,这就是变通。特别是当前市区有大量的空房源,仅百源区新建区和老城区就有一个庞大的数量,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潘宝山激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