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_第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节 (第5/5页)



    感尔今年少,开蒙万卷余。诗歌虽小技,风骨在经书。

    池墨本无秽,树苍质不虚。清风不负我,朗月伴金舆。

    饶是方灼芝自负诗才,读来也觉叹服。

    他在休宁呆得太久,久到已然忘记,当年盛京科场,是那般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他也曾是个鲜衣怒马少年郎,叫嚣着不负韶华不负己。

    可惜,他还没狂完,屠刀落下,血洗京华。

    方灼芝又看了眼顾悄,心道果真疾风劲马,不惧霜寒,江山又是,一代人出。

    根本不消再看其他人,方灼芝一个激动,就要激情宣布,“我主政休宁二十余年,这次小考,当真令我既惊又喜,喜的是休宁人杰地灵,又出一批良才,惊的是浪子回头,这场出了诸多意料之外。”

    “最意外的,当属今年案首。”

    考生们一听,高高竖起八卦的小耳朵。

    先前榜首,非顾云斐莫属,这会杀出个“惊喜”,显然是中途被截了胡。

    就不知道是哪位大神?

    “哎哟,方知县真乃性情中人,大宁以来,哪有仅凭一诗就断人才学的。”

    汪铭笑呵呵从幕后走到台前,身后还跟着宋如松。

    每年县试,府学都要派专人到各县监察筹备和考试等情况。

    今年休宁的监察使,显然又是汪铭汪教授。

    被打岔,方灼芝不太高兴,但上官面子要给。

    于是他只得拱手道,“并非德尚妄断,而是诗才见人才,诗品见人品,能写出这等诗作,想必第一场,也定是篇锦绣文章。”

    汪铭哦了一声,阴阳怪气道,“想必?那就是你还没看?”

    方灼芝一咯噔,这话问得倒像是找茬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