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 千古一墨 (第4/5页)
说中的李墨,因为这块墨锭无论是分量、纹理、气味、图案、文字,都与书上关于李墨的记载一样。据说,李廷珪所制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而且坚硬如石,“其坚利可削木,坠沟中,经月不坏”。墨磨后的边缘如刀刃,可以裁纸。 有人做过实验,用这种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还有位学生研磨习字,“日写五千”,一枚墨竟整整用了十年的记载。有贵族尝误遗一丸(李廷珪墨)于池中,逾年临池饮,又坠一金器,乃令善水者取之,并得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由此可见该墨多么细密和坚韧!”黄老说到关于李墨的事情那是娓娓道来。 “老黄说的没错,我们都知道南唐李后主为政无能,却潜心笔札,而且作书画时只用“诸葛笔”、“李廷王圭墨”、“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始有南唐“文房四宝”标准之说。李廷珪墨已名列其中,可见其名气之大。后来该墨还成为了皇家赏赐功臣的重要礼品。”马老借着黄老喝茶的功夫继续说道。 其实这块李墨是真是假在柳亦辰心中早有定论,在异能的鉴定下这块墨锭散发出幽幽红光,就说明这块墨锭是唐代时期的,只是柳亦辰怎么也想不到这么一块千古一墨居然会被人花费心思的藏到砚台里面,如果要不是他有异能的话估计这块李墨会永远的留在这块砚台中吧。 “几位前辈那你说这块墨锭上面的印章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模糊呢,你说这块印章是李廷珪自己的印还是南唐李后主的印啊?” “我们刚才说了真正的李墨,质地非常的坚硬犹如玉石一般,浸泡在水中是不会化开的,至于这上面的印章为什么会模糊我想是上一个拥有这块李墨的主人把这块墨锭浸泡在水里时间长,所以上面的印记才会显得模糊。不过这也是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