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寓教于乐 (第4/5页)
写:“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音窝)食器,蹴秤却识豢恩偿。” “官窑莫辨”,其实应该是“汝窑莫辨”,乾隆皇帝分不清楚汝窑和官窑。汝窑有点儿偏蓝,官窑有点儿偏灰。一个不是搞专业的外行人看来,差距不大。乾隆就说:“这官窑(汝窑),我也分辨不清楚是宋代的还是唐代的。 “火气都无”是个老窑瓷器,火气都没了。我们鉴定的时候常说“这瓷器火气十足”意思就是新的刚出炉的,所以火气大。“葆光”是说瓷器上的光泽非常舒服。我们老说一个词“包浆”,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食器”是什么呢?就是小狗的饭盆。 这个乾隆认为的猫食盆,其实是汝窑水仙盆。乾隆传旨,用紫檀做了一个座,正好把他认为的猫食盆搁在上头,下面做得比较高,插了一个抽屉。这个座做好以后,一直在清宫里收藏,现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后来乾隆又下旨,把“汝窑猫食盆”给他仿一些出来,他一会儿说官窑,一会儿说汝窑,自己也分不清。猫食盆的典故,就从乾隆下旨开始蔓延出去。谁家里要是要真有一个汝窑的猫食盆,别说卖猫,卖牛都能卖出去。 柳亦辰的这一番解释让周围的那些店员全都捧腹笑了起来,送餐的来的倒是挺快,就在他们交谈甚欢的时候门口停下一辆车,车身上还有那家五星级餐厅的标识,那些店员帮忙把他们订的餐拿到屋子里面,茗雅轩一楼是有一个供人休息的地方,平时就是这些员工一起吃饭的地方,只不过是今天多了三个人而已。 他们谁都没有喝酒只是点了两瓶果汁,据说这两瓶果汁都是他们鲜榨出来的新鲜果汁,柳亦辰以果汁代酒敬了茗雅轩这些员工一杯。然后他继续给这些员工讲一些关于古玩上面的趣事,柳亦辰边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