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8章 (第2/3页)
词都还没确定。但是听虞翻的口气,他似乎已经知道义理派,只是没说,只说了个象数派。 但义理派本身就是相对于象派数而言的。 “你研习的易学是象数派?” “这才是易学的正道。”虞翻说道:“以义理解易是刻意求新,避难就易,长此以往,会失了易学的真谛,只能沦为与老庄一样的谈资,或者为小人所用,成为鬼神之道。” “何以见得?”刘协心生诧异。 某种程度上,易学后来的确成了谈资,是清谈客最为推崇的三玄之一。后世说易的很多,但大部分都是说其中的道理,听起来有理,但又没什么用。 《易经》成了东方哲学之源,也是因此而来。 就是因为说不清,所以谁都可以说两句。 “圣人制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只有象,哪来的义理?” 虞翻顿了顿,又道:“所以圣人做事,也是以象示人,不讲道理。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做给他看才有用。” 刘协心中一动,若有所悟。 第七百零二章 当仁不让 开春几个月来,刘协除了五日一朝的惯例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外,不是去看太学的筹备,就是看讲武堂的修建。 除了这两项工程关系存亡、发展之外,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不想和杨彪等人的发生冲突。 每次听到各郡推行度田不顺利的消息,他都有一种掀翻桌子,下令韩遂扫平关东的冲动。 夹生饭难吃啊。 正如虞翻所说,讲道理是没用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那些人精都懂,他们反对度田不是因为不懂度田必行的道理,而是舍不得眼前的既得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