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我讲大道理_分卷阅读24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3 (第3/4页)

机会。

        可惜,绝大多数进入翰林院的状元,都走上了词臣的道路。靠写诗写文章进入体制的人,这才是最通常甚至最合适的归宿。

        极个别有背景的状元,破例外放当了县丞什么的,千百年也就那么几个。

        科举只是给普通人留下的一条踏入顶层的细细的缝隙。

        “朕不需要这些人管理国家,朕只需要这些人充实基层,灵嘉主持殿试,正好可以让天下知道,朕要打破科举出人头地的梦幻,朕要给天下人更大的出路。”胡灵珊道。

        尽管很早之前,杭州以及华国就开始废弃了四书五经八股文的科举,采用了数理化的考试内容,但是,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

        考进大学,并能够顺利毕业的,要么都成了实验室狂人,要么就早早的被盯得紧紧的缺人缺到眼睛发绿的华国各个部门大佬提前抢走。

        真正需要走科举道路进入华国体制内的,只有那些高中毕业后没有选择大学的人,科举的题目,因此被限定在了高考水平。

        这样科举出来的人才,胡灵珊根本没有大用。

        胡灵珊叹气,还是教育资源不够充分,这个问题在缺乏师资力量的现在,基本无解,只有等十年,甚至十几年后,华国出了自己的学术大能,有资格有能力办更多的大学,招收更多的学生,才能让更多人的站在同一个(起)点。

        杭州的热闹街头,忽然多了很多大字张贴,指责会试舞弊,贤才被黜落,老朽庸才得到重用。

        杭州街头的风声立刻紧了。

        就算是不识字的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