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五九章:布局 (第2/6页)
就可以看出发展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了。 神元七年的时候,整个朝廷的税收为一百一十贯左右,但是到了神元十年末,朝廷全年的收入就达到了二百四十万贯,三年的时间,涨了足足一倍还要多。 而且每年的增幅都在不断的增长,其中商业税,消费税占据了大头。 正是因为这种飞速的增长,才让李元吉有了取消课赋的底气,或者说,十年前他就预料到了今天。 虽然现在回头看一看,十年前的决定完全就是脑子一热就做出来的,如果中间出现什么偏差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还好,中间并未出现什么偏差,一切都很顺利。 铁路,成为了带动大唐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根据统计,单单只是这一条铁路,一年内所运输的货物总价值,就超过了五千万贯之多,其中尤以海产品,农产品,工业设施为主。 长安与洛州,成为了大唐的两颗掌上明珠,镇北与扬州,紧随其后。 海州,则成了那位渔翁,借助着对外的战事,大量的物资被囤积到那里,加之铁路修到海州,大量的海产品需要经此运往内地,故而带动了海州的人流,有了人流,经济自然就上来了,所以,原本的一座小县城,现在单论经济的话,在大唐也能排上前十,况且还有造船厂那个吞金巨兽在。 这些事情暂且不提,其实神元十一年这一年,朝廷要做的事情还真的不少。 所有的事情全部抛开,今年也刚好到了换届年,内阁这边谁去谁留,基本上已经定下了,各州都督,上一次换届的时候已经相互调动了三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