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四零章:为太子保驾护航 (第5/5页)
李承光的这个提议,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李元吉的计划中,到他成年之前,还会再有两到三次类似的提议。 也就是说,李元吉希望在李承光登基之前,就能有足够的威望和百姓去支持他登基,这很重要。 朝会散了,在祭拜天地之后散了。 今年的朝会,发生了几件大事情。 五子现存长子李承光被册立为太子,这是大事之一。 七位皇子被册封为亲王、郡王,这是大事之二。 太子提议朝廷善待老者,这是大事之三。 祭拜天地的环节,以往是皇帝一个人参与的,但这一次却是皇帝与太子一同参与的,这是大事之四。 四件大事总结在一起,就对外透漏了一个重要的意思。 大唐有太子了,太子参政了,皇帝对太子的支持力度,异常的大。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在民间,其实是个可有可无的事情,有太子,大家固然可以更安心一些,至少储君已经明确了,大家也可以通过时间去观察储君的为人,对未来多少有点期盼。 但这事跟他们又没什么关系,因为储君是谁,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但是储君刚一上位,就提出了关乎天下百姓的仁政,这就使得储君与百姓紧紧的站在了一起。 尽管储君只是个还不到九岁的孩子,可是在这一提议之下,朝廷官员暂且不说,反正他们知道这个决意绝不是李承光自己提出来的,肯定是李元吉帮他收割人心的举措,但平日里李承光所表现出来的聪慧好学,谦虚的态度,还是赢得了不少大臣的认可。 而在民间,这个影响可就太大了。 随着朝会的散去,随着官员的离去,消息,也传遍了整个长安,传遍了整个大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