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_门阀之上 第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63节 (第6/12页)

帝鹰卫,共赴国难,实乃忠义之士。我必为中书在太子殿下面前言之。”

    王峤忙言不敢受此赞,心中也颇为感慨。此时他人若转投内宫,只怕无异于投敌,自己之所以可以心无忧虑地返回,不过是因为有陆昭在这里做保。至于日后在崔谅处如何斡旋,他都要小心翼翼地处理与陆家的关系和利益。崔谅与崔贼,正邪在言语之间顷刻而变,他的忠jianian也在对方的手中拿捏着,并掌握着最终的评判权。

    其实,他何尝不知陆家在崔谅那里也曾经做过试探,但其举动有分寸,又有着更为超前的信息渠道,得此从容,也是陆昭等自己做出的努力。忠与jianian的话语权,正与邪的权衡尺,只在强者手里掌握,政治斗争,永远别输。

    王峤道:“既如此,还请侍中为我奉印于储君。”

    “也多谢中书肯予谅解。”陆昭又道,“我还有一事想告托中书。”

    “侍中请讲。”

    “长公主一子一女,我已于长乐宫苑中救出。如今兵荒马乱,四周也非善地,我想舞阳侯与长公主大概也不愿让其直接前往冀州本家。”秦氏家在冀州,夏季渭水涨流,本就难以渡河。再加上崔谅祸乱还会添加不少人四处逃窜,无论是走蒲坂还是过孟津,被有心之人拿捏,局面可能会更加糜烂。

    “我想请托中书,暂居中书家中。”陆昭道,“舞阳侯处,我在来之前已派了人去打了招呼,就说救的人是中书你有所安排的。其实今日之事,中书与我两家境遇颇类,我二兄也不宜再驻行台。倒不如与中书留在京中,相互守望,在舞阳侯那边,也算做得全了。日后长公主的子女是否要归京中的公主府,中书与秦家自然有商有量,我是放心的。只是二兄在京中,到底少些历练,还望中书提点着他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