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_丙字卷 第五十七节 出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丙字卷 第五十七节 出征 (第4/5页)

师中才有。

    而边军中仍然是充斥着质量和数量混杂不堪的三眼火铳,甚至在很多边军中都拒绝使用这种质量低劣的三眼火铳,以免伤及自身。

    跨过黄河之后就进入了榆林镇的地界,冯紫英一行人和五百火铳营已经拉开距离,军情似火,没有人敢多耽搁。

    而且五百火铳营究竟能在这样一场战事中发挥出多少作用,包括柴恪和杨鹤在内,心里边儿都没底。

    毕竟这玩意儿好像从佛郎机人手中购买回来之后虽然cao练了十来年,但是却从未真正排上过用场,而复杂冗长的cao作程序,层出不穷的事故,也让观阅过这等火铳手cao练的武将们并不认为这玩意儿比弓箭手强多少。

    尤其是在夜间和雨天,这玩意儿基本上就是敌人的天然靶子。

    冯紫英印象中大同镇中的火铳数量就不多,倒是城墙上有一些笨重的大炮,但是说实话质量和效果堪忧。

    起码在大周这片土地上,冯紫英还没有看到过应该在欧洲已经出现的燧发枪,而这种被叫做火铳的火绳枪在大周都还不多见。

    这从柴恪作为兵部右侍郎居然对这类武器抱有很大的怀疑就能看出这类热兵器在大周朝廷心目中的地位。

    对于冯紫英来说,武器和军制的改良现在还轮不到他来指手画脚,没有一套相对现金而完整的工业体系,他很清楚制造出来的红衣大炮也好,火绳枪也好,都只能是质次价高故障多且难以维护的花架子,甚至还不及cao练纯熟的冷兵器不对,而现在大周的实际状况也不可能就开始要走上暴兵之路。

    但此时冯紫英还是无比渴望自己能迅速成长起来,掌握大权,财政富裕的情况下,种田暴兵然后横扫那种小说里的故事,该是多么令人愉悦的畅想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