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丁字卷 第四十二节 利益之争 (第3/5页)
想象得到像松江这样的整个江南,每年就是千千万万妇女成日里坐在屋里不断的纺纱织布,劳作不断。 商贩们每天或者每隔几天固定将棉花送到他们家中,然后收走他们织出的布匹加以染整处理,最终又汇聚到一起,通过船只和马车将将它们售卖到整个大周的每一寸土地上去。 这个数量每年可以高达几千万匹! 冯紫英感到一种无人可诉的孤独。 从松江到苏州,从棉纺织到丝绸纺织,丝绸纺织固然和棉纺织不一样,但是问题是丝绸纺织基本上是以外销和奢侈品的格局出现的,整个大周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享受得起丝绸消费? 而棉纺织也的需求却是覆盖整个大周百姓,无论富贵贫贱。 开海只能说是第一步,但是开海能够带来多大的持久动力,这就真的很难说了。 “紫英,怎么感觉你的情绪不高?”范景文和贺逢圣一左一右陪着冯紫英漫步在杭州白堤上。 汪文言留在了苏州,估计他要晚一步再来杭州。 “有一点儿。”对这两位,冯紫英没有隐瞒什么。 冯紫英一直力图让自己身边这些同学好友慢慢接受自己的观点理念。 在他看来,这些人比起在官场上打滚了多年的这些官员们更年轻,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瞻前顾后的顾虑。m. 事实证明这个观点基本正确,但也未必全对。 像范景文和贺逢圣的确在这段时间跟随着冯紫英期间,逐渐接受了许多新观点,但冯紫英一度不太抱多大希望的崔景荣却出乎冯紫英预料之外,对冯紫英的很多想法都很理解支持。 倒是原来还抱有几分希望的魏广微和吴亮嗣等人却没什么进展,孙居相这些人就更不用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